【停下来,在烦恼的教育路上想象一下吧!】

05/07/2010 摄于吾校池塘边,图为一年级伊班男孩Ritchie.


当初刚刚出来教书两三年时心是很火热的!之后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人就开始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在不知觉中也悄悄冷淡了。。。”

【向东学习?】

29/11/2010 摄于吉打双溪大年火车站

这个时候,全世界最关心的是莫过于日本核危机的进展了。我国其中一个国策是主张向东学习Dasar Pandang Ke Timur),这个“东”当然是指日本。向日本拜师,日本即是我们的师父,师父的修行都出了偏差,自己也搞不定,身为徒弟的我们是否会吸取师父(日本)的经验?停止那筹划十一年后(2022)会兴建完成的两座核电站?

【推荐:“We are nothing 四大皆空” 黄明志最新有意义歌曲】





天看着有关日本的天灾新闻,让自己觉得沉重,我们真的非常幸福,但我们真的是否有居安思维的觉醒呢?佛教说四大皆空,你又是否明白了呢?在有生之年,如果还不明白这个意思,那我们只会活得很痛苦。突然看见佛友推荐这首歌,觉得黄明志这次唱得真的很不错,歌词的确很有意义。


放上这首歌,与大家分享,有些rap,但因为这个rap,才能唱出心中的无奈及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愤怒。就让这首歌,唱醒我们对这居住着的世界的醒觉吧!

【心念的决定,决定的命运】

28/11/2010 摄于马六甲某小街店屋

,其实真的那么难解吗?

其实,命运与我们的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直接的说:“我们的心念就是命运的源头!”

活在这世间,这颗心就必须得与外境互动,而互动的范围多大,对心的影响就有多深,因此就发展成不同的故事,不一样的命运。

这些命运的方程式,自己是主要的因素,而外缘却也是其中一个我们不能忽略的关键因素。外缘,简单而言即指外在的事物。五花八门的外缘,或者说是烦恼更贴切,总是在我们一大早睁开眼之后争着与我们互动,像排着长龙般要急着缴交罚款似的,虽然它们都没有欠我们。那你会问:“没有欠我们,那怎么又会找上门?”

其实,是我们欠他们的。。。

【悟了佛陀就是你】


陀与凡人其实同住一个空间。如此地靠近,却又如此地遥远。
其实两者之间只不过是隔了一条线而已。

而这条线,即“心”也。

【爱自然】

经有朋友告诉我他学佛得出的重点,佛法就是:“随心所欲”。

曾经又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我不管前因后果,一切事情就顺着自然发生就好。”

如果在字面上去诠释这些话,第一个朋友的意思可以说成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跟纵欲有什么差别?第二个朋友的就不去思及自己的造作是否是属于善的,如果只跟着外在事情的进展走而直到可以改变却不去尝试改变,那这只是一种被动及没有正念的随顺。

自然的定义其实需要我们去深思,如果以为其实很简单,我们会落入『泛自然主义』的定义里。常言道:“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样的话就是佛法的精髓?这样说只会让我质疑佛法与一般世间上的学说的价值而已。于是,很多学佛的人就常以此为口头禅,碰上别人也教人做如此想法。不但自己没有正视的去分析问题,而且也让人也陷入同一种状态,实在不应该发生。

如果说佛法是叫我们学会自然的话,那么“持戒”不是叫我们违反自然?

不是吗?如果随顺人类的本性,不理法律伦理,众生的“自然”本性会是“放逸及纵欲”。仔细的说,就是贪嗔痴也!应当记得,佛教的“戒”不是束缚,反而是一种保护。戒乃是发心学佛者为了让自己远离烦恼苦痛的自我约束。许多人都还是接受不了,但只要你真正去实践了,你就知道守戒给你带来的利益真的很多,心会变得安宁清净。

所以,思考一下,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自然”呢?

你觉得呢?


《爱自然》
词:李贤丽 曲:林颖茜  编曲:陈颖见
专辑:《快乐在哪里》 2009年

【看清主观与客观的苦】

24/07/2010  摄于泗里街某乡村

体的感觉上的痛苦,人与其他动物都是一样的,都是客观的感受;相对的,精神方面的不安与苦恼则是主观的。由于心情的不同,对于同一事态的看法可能也有所不同,可能觉得苦,也可能觉得快乐;乃至于所感受的苦与乐的程度,也是随个人的主观不同而有所差别。


宗教是要训练调整自己的心理去改变其主观的感受,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减轻精深上以及其他方面种种的苦恼。从这一个观点而言,宗教是以主观的精神的苦为主题。”


~ 摘自水野弘元(2003:67页),《佛教的原点》,横沙业书,台湾。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熱門文章

祥自在去

随缘自在

不担忧未来,不期盼未来,乃至不为未来安排太多 或定下大计划,
因缘如何运作,就如何随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