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与恐吓影子底下的教育】

“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方式,你希望在这种威胁与恐吓的模式下学习并成长吗?”



不是什么所谓的良师,更不敢认为自己对教育有很深入的见地,但对于眼前所经历及见到的教育方式,的确挑起了自身价值观的神经线。在实现、实践、实验的过程当儿,我看见了别人及自己的方式,也在错误中学习,在反思中改正,在行动后证明。
  
正式执教将进入第四个月,发现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知觉的回到了原有的模式。我为这个原有的模式取个定义:“一个由当事者本身接受过或面对过外在互动的方式,在日后若遇到同样的情形时此互动方式会自然的被忆起并运作起来。”。简单而言,即是一个人先前面对过怎么样的状况时,别人与自己的互动方式将会成为自己的应对方式。

这个的确很自然,从行为心理学 (Behaviorism) 里头我们已经明白了人的行为是从外在重复式的发生下而学会的。我们通用的术语即是“习惯”。举个例子,我一年级班的小男生勇政在老师不在班上时会自动的站起来大声警告班上吵闹的同学:“你们给我安静!不然老师就打你们”。他撑起腰来,背影看起来的确像是一个小老师。这些行为即是他们从外在的人事物观察中学回来的。

每个人都会很难避免要面对这种模式,除非你以往接触并学会的是正确与对身心发展有利的,不然你的方式还是属于不圆满的。是的,在面对一些无法处理并超出我们(老师)范围之内的情况时,威胁与恐吓的模式又在不知觉中启动并运行。无法察觉的人只能希望他能觉醒,但察觉到的人依然任其升起,甚至大大的发挥它,再次把这种模式传到另一个生命中,这的确是个悲哀。

所谓的威胁与恐吓,其实就是老师们或长辈们常用的一种方式,那也是一般人会使用的教育方式。相信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小的时候如果做错事,大人们会用“你再做,等下警察来捉你!”。甚至,有些人会说:“你再不乖爸爸妈妈就不要你”。每一个人,肯定有自己的经历,因此也在自己的行为模式中掺杂了这些不正确的成份。所以,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还有他如何与外界互动,其实就能看得出他之前被熏陶的方式。


“发飞,如果你还是不要背乘法表,就要你拉耳朵一百下。还是不会就两百下。。。”


已经给了许多时间,在这个阶段应该是熟透乘法表的时候却还是一窍不通。面对这位非常懒惰的同学,这种威胁与恐吓的方式自然而然的被派上场了。是的,我小时候的数学老师就是这样威胁我们,并让我们因害怕处罚而死记硬背。当然,这句话我根本不会实行,我只是要吓吓这位学生,想试试以前老师们用的方式是否有效?想试试用较强硬的方式来激发他。但其实我知道,这与自己主张的理念互相违背。它无法启发真正的生命教育。

在五年级数学班中有一位伊班族的男同学,他的名字叫发飞。发飞在我一踏入他们班教数学四个月了整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是很僵硬,很不自然的。每一次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是做其它事,他总是显得很呆板,稍胖的身子不动时整个人更让人觉得木呐,不说话,更不敢与我有眼神的交流。他是其中一位数学学习进度上很慢,成绩也是属于接近后第一名的学生,但这都不是我在意的。我在意的是为何它会变成如此?是什么让它变成这样,特别是在数学节。

有一次我在另一班教书时在百叶窗之间的缝外不经意地发现到不一样的发飞,那是在体育节中的发飞。他没看见我,我也静悄悄的靠在窗外注意着一百八十度不同的他。体育节的他笑容满面,有许多的肢体语言,有着一般正常小孩都该有的活跃动作。当时的他开心的作弄同学,并一起做热身。那个时刻,那个不断的笑容,那个我没看见过的快乐,漫延至我心里头,并开始烙印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一个问号。

这使我反思到底是自己教数学的方式太过于严肃?还是经历四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他曾有过不愉快的经验?从班上大伙儿的互动方式及给予的回应,自己相信与他们的确建立了某程度的信任关系,而他们也乐在学习中。因此自己推测这位同学,应该又是威胁与恐吓教育下的牺牲品了。

威胁与恐吓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它的副作用却可能是很大的。

小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成长,必定对自身的学习起了负面效果。最明显的就是对学习不再抱有热忱、学习的动力由主动变成被动、更糟糕的是完全排斥学习,将自己与学习隔绝。无可否认,你应该会问我:“我们还不是走过了,现在还不是活得很不错。。。”。但是,我们可否真正问问自己,我们真的是对学习充满了正面的热忱?还是因为要找到某份工作及更高的收入才学习?的确,看一个人对学习保持的态度,就在他踏出校园以后是否还会继续学习。

要当一位真正的老师,的确需要有很大的耐心。一旦耐心瓦解了,所出现的状况就是会利用这种方式来警惕并督促学生学习。我知道他有效,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因为这种方式而茁壮成长。它对我来说是一种赌注,赌输了就是学生的一生。我想试试别的方式,我想走走别的路,我想看看不用痛苦,也能换来快乐学习的方法。所以我在探索着,我在摸索着,我在实践着。。。


学习解码,不只要知道枷锁的属性,更要了解封锁背后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来,孩子们,别害怕。让我们回到自由自在的象牙塔去学习吧!

那里不再拥有你不喜欢的威胁恐吓

那里只有安全感快乐

还有温暖。。。




写于砂拉越如楼。祥云小轩
290310. 5:55pm

【学习解码】


“学习,最怕的是受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套住。。。”


今天教书教得很累,因为眼前这一群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因为他们的学习方式、因为他们的无动于衷。

将手上的五年级数学试卷分回之后便开始逐题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在玩耍,更不认真的一起讨论,自己很自然的感到生气,因为不明白的同学还一直不专心,甚至讲话及玩弄旁边的同学。该听的人不听,该发问的人却不发问。一味沉默的听,有无解释他们也没什么反应。问“明不明白?”、“有没有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发问。他们的举动让我觉得失望,因为打从一开始我已经要他们学习努力发问,就是要培养他们好学的兴趣。但还是激不起任何回应,有也是属于一些不关紧要的事情。于是自己又用说教式的方式跟他们“长篇大论”,虽然自己知道这方法不行了。

在生气的过程中,看见心中升起的矛盾:“是我太慈悲了?他们才如此放肆?还是他们的问题?”我想不应该只把责任都推给学生身上。于是我检讨这自己的方式,也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发现到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源自于他们的学习态度。

非常被动的学习方式,是外国教育最抗拒的事,但在我国却是如此的受欢迎。我所谓的“被动的方式”的定义是学生照单全收的学习,不发问也没有独立的学习方向及热忱。这是教育的一个悲哀,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学习将会大大影响他们的一生。连小时候都不喜阅读了,要谈什么终生学习就免了。这些就得归功与教他们四年的老师了。当然,我清楚明白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态度的因素不知是老师,家庭朋友社会也是重要的一环。但老师毕竟还是最重要的,他们比其它群体都更知道如何教育,所以责任也更大了。然而,许多老师会很自私的以成绩来作为一个人学习的衡量标准,更视之为自己教学的成功标准。他们也懂得教育,但被放大的部分却是成绩,而不是个人的成长。加上必须面对非常现实并烦扰老师们的事务琐碎工作,要更全面的照顾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难上加难,所以原本拥有自己理念的老师也索性放弃随波逐流了。

回头看看,自己何尝不是在这种“制度”下成长的人?所以自己的思考能力及学习能力远远不及他人。庆幸读了师范学院,接触并受了国外大学的教育方式,多多少少被他们的思维方式及观念熏陶了。自己清楚知道这个问题,如今在探讨并摸索着,也在经历着许多心底的矛盾。面对许多事务不做又不行,做又违背自己主张的信念。在这种肯定会经历的情况之下,自己只能小心翼翼的从中筛选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精华,并融贯自己的方式,为学生献上适合他们的营养了。

是的,我的责任是为他们找到解码,解开禁锢着他们的学习方式。

当然我知道要影响及改变他们,我必须先从自己开始。在这过程中的确很疲累,因为会遇上的障碍将会很多。而首当其冲的会是学生们的意愿了。要不被应试教育这个主流教育方式影响,自己就必须很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决定,做出的决定不是为了分数而努力,而是在人格及生命上的提升的方向耕耘。所以,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是第一步,而关键就在于信任。信任的取得在于良好关系的建立中酝酿,而如何建立起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就得归咎于自己的耐心、关心、与爱心了。

然而,思考至此却又冒出一个负面的疑问:“都五年级了,他们不能改变了。”良知很自然的回复:“现在不改,错过就是一生了。。。”也许没那么严重,但如果在小学的阶段都无法明白学习的用处及对未来的重要性,那么他们会因此对学习失去热忱,甚至对此反感。长远来想,一个无法成熟及独立思考的人会否为社会带来好处?也许他们还可能养活自己,更可能有他们成功的因缘,但他们也有可能成为污染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制造出许多问题。

这真的会很累,但想起他们的未来,我的累到底又会有多累?

累,是因为自己还不适应,还尚未找到那一套方法,还未真正品尝成就的滋味。

我容许自己累,但我不容许自己退缩。也许慢,也许久,也许会出错,也许会失望放弃。

但,我有的是时间,我要的是经验,还有那份智慧,来学习解码。


谁,拥有这个密码呢?



"学生被动式学习有感"
240310 写于如楼祥云小轩

【放弃他吗?】

“放弃他吧…”

面对执教多年,熟悉教书状况的老师们都这么告诉我,让我觉得有点可惜。

“他真的无药可救?”我心里一直升起的一句话,使我不断卷入反思之中,但却又摸不出头绪来。

Michael Leong 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乘法表在这个阶段应该是熟悉且掌握了,但她就是只会背到五乘法表而已,其余的索性摇头并洒脱的答你一句:“不会。”苦口婆心的劝导方式也做了,给了两个礼拜的时间去背也还是不会。追究之下,才知他是懒惰背而已。

我换个通用的方式-处罚。虽然我真的也不想重复这自己觉得毫无意义及不认同的方式。要他拉耳朵二十下,他就这么轻松的拉完了,还边拉边笑,看来这方法似乎对他起不了作用。

就在那时班上传来了其它同学的声音:“老师,你别罚他,等下去年的事又在发生了。” 话还没说玩。另一边又传来了一句,: “老师,等下他的姐姐来找你哦。找不到你,她也会告诉其他老师要他们告诉你哦!”。还没分析,又传来了一句:“他爸爸会拿菜刀来砍你哦!”。

最后一句话听了让我觉得很好笑,但也顿时为之感到无奈,在这小地方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事。我告诉同学:“老师不怕,老师今天做的是为了他好” 。这看似老套的话确是出自我的真心。接着,我又说:“如果我真的被砍了,不是很可惜吗?少了一位老师,这么多的学生就没有老师教了。”学生没给予回应,默默听着我的话。

之后,我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老师要你背乘法表,是不要你下次被人家骗”之后,我高声跟全班说:“谁要骗Michael Leong的话很容易哦!因为它不会乘法表”。他不敢注视我的眼神,只望向我前方的桌面,但我感受到他明白我的用意,也开始了解到不会乘法表的后果。

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是因为我在佛法的学习上看到了教育的问题-“看不见的教育”。这是我本身在师范学院里学佛期间自己发现并开始探索的课题。是的,有如迷惑的众生般,为何看不见真理,那是因为无明所障。我们的眼被蒙上了一条有一条的丝带,脱下了又有另一条的丝带,让我们无法透彻人生。回到教育领域,应试教育,让填鸭式的教育滋生,让老师们为之奔波,终日为一些无关痛痒,或是对让孩子人格成长的事而忙。导致大家无法真正用心去教出真正会做人的学生。当然,并不是全部,但一眼望去的几乎是。

我告诉他不会乘法表在生活上,甚至人生中会面对的事,是为了让他看得更清楚。我知道说人生可能对现阶段的他们很模糊,谈大学工作等等根本对他们而言没什么感觉。但我不能放弃,由他们可取之处的事。至少他们抓到了一些,或是有些领会。感受,我就成功了。

要把箭射中红标很难,但我相信在将心比心之下总会有射中的时候。

他回去座位后,我用大家一贯但却是良性的激将法跟全班同学说:“我相信Michael Leong是可以做得到的!你们呢?”。同学自然回应:“我们才不相信,他那么懒惰”。我知道机会来了,便接着说:“好,你看,Michael Leong,大家都不相信你!但老师相信你!我知道你可以,你可以证明给其他同学看吗?”

他皱着眉头,在众人嘲笑声下身形显得有点缩小,沉默着。

我见用全班的气氛来影响他开始奏效,便再次重复一句“Michael,你可以吗?”,让他感受的感觉更强烈。他开始有动静,望着我并点头小声的说:“可以”。于是我为之担忧的心松了,为了不让他感压力,我只要求他先背六与七的乘法表。他点头答应了。我没带什么期望,因为老师们都叫我放弃他,我现在只是尽本份了,其余的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刚刚在班上学生们的回应究竟是什么回事?没有做交代?是的,我踏出教室回到办公室后,跟老师闲聊并讨论起刚刚学生的回应。原来是在去年有过一个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误会,事情是有关轻微处罚但却被误解的事情。老师随后告诉我这学生“不必去救了”,还说他的爸爸是个不讲理的人。从中我才知道又是一个不讲理的家长事件,我只能为之叹惜。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的教育方式有效吗?我是否让它“看见”了一些些的事,体会到一点点的“生命教育”?这个就有结果来断定了。

隔天,一踏入课室的是就是要他背诵乘法表,他似乎很自信的走向前来。我问班上同学准备看看结果了吗?他们一致回应准备好了,但我知道他们是带着质疑回应的。我看着他,连自己也带着质疑的心态来看他,因为受了昨天老师们所说的话影响。心里还决定如果他还是不会,我只能让他自然学习了。

于是,Michael Leong 就这么一口气诵完了六与七的乘法表,虽然并不是很熟念,但比起昨天,今天可算是让人刮目相看了。全班的同学自动的给予掌声,似乎为他感到高兴,虽然他们预测的结果并不是这样。而我,也很高兴的跟他握手,赞赏他的自爱,还有那份努力。这是他应得的。

为了乘胜追击,我在课堂未开始之前再更大家下赌,他是否还会背得起接下来的两个乘法表。全班不约而同,又一次配合到我并回应“不相信”。他这次不再低头,勇敢的抬起头望着左右的同学,板起脸来反驳:“谁说哦。。。”并把头转向站在前方的我点头答应了。。。

我感受到他从被动趋向自动学习的动力,虽然可能只是一时的动力,但这动力绝对会为他的学习换来很好的效果,让他受用。今天,我内心感到充实、有些成就,因为我在适当的时候用到了对的方法,开心一下是应该的。

明天他会否会成功?从今天的表现中,我相信他会的。。。



在这个时候,你还会说:“放弃他”吗?




写于如楼祥云小轩
02032010 傍晚时分

【313。星星之约】



生日,不是拿来庆祝的,而是拿来反思、调整、再重新出发的。。。
生命又静悄悄的,又踏入另一个阶段了。
按照人类创造的算法,既是又度过了三百六十五天。不管你要不要,岁数又再加一了。
我,在意岁数,但别与他人。
岁数对我而言,是个生命见证的象征。
它反映了这段生命处在的阶段,他更是生命旅途的反思站,要我停下脚步来,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反思惭愧之前的过错、检讨现在站在的阶段、还有要朝往的方向。
这一天,没有庆生也没有蛋糕,当然这也不是我想要的。但却收到了许多人的真心祝福,对此我满怀感激。
这一夜,我买了一张靠窗的夜班机,为的是窥探小小视窗外的星空,与见证佛陀开悟的老朋友们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并来一次最真挚的心灵交流。
这一夜,我第一次与他们靠的很近很近,宛如知己般一起诉说着心中情,心底觉得很满足。
给自己的礼物,也是一份最特别、珍贵、及有意思的礼物。

二十四岁生日,我在浩瀚无际的星空中悄悄度过。。。


【是与非,和谐相处的导火线】

学后到一位老师的茶餐厅享用午餐,与她聊起天来。听她谈起对学校某些老师的不满与种种的是非问题,让自己不禁发现似乎每个地方都逃不过这个是非的宿命,包括这单纯且神圣的校园园地。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

这是其中一句我最赞同的话了,我想真正活在群体生活中或与人相处的人都不会否认及质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刚踏入校园执教,开始发现耳边不时会传来阵阵的细语,长大耳朵聆听才发现那是种种的是非。有些更是不必你张大耳朵,免费且不用订阅的八卦新闻就会自动地传到你耳里。有些听了非常纳闷不舒服、有些让人觉得非常气愤生气、有些甚至停不下去了。

的确,只要有超过两个人的地方背后总会传出声音来。这把声音通常是属于负面的,很少会有正面的,而且内容多数是批评、否认、毁谤、甚至是无中生有的东西。是的,只要大家相处在一起,我们就得面对是非滋生的可能。探讨并思考自己与别人的经历,发现到无法和谐相处是因为大家没有一种相处的共识、没有坦白直言的善巧、还有真心的出发点

第一,没有相处的共识,就是没有共同的认识。大家对自己的岗位及所朝向的大方向都不一致,你来我往,又怎能达到和谐呢?而且每一个人都不守规矩,以为自己懂得的都是最好的,说采用的方法都是自己的那一套,却忘记教育其实也是互相配合的,缺一不行。于是说得好听,但做起来就真的让人觉得很难顶。

老师老师,我们教育孩子与人相处,不如我们先教育自己?

第二,没有坦白直言的善巧,就是没有与人沟通的技巧。沟通沟通,以为有说话就是有沟通,这是我们常见到的误会,是一个观念上的误会。我认为真正的沟通,可以诠释为“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法,讲对的话。”一句话来解释。当然这不容易,但是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就会忘了这一点,常常因为不服或有意见却说不出口而压抑并常在心底,于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潜在的力量,等待时机爆发。

老师老师,你我都是老师,为何不能老老实实?

第三则是,没有真心的出发点。坦白说,我们与别人互动往往都是为了己利的。你也许会否认,但我认为你必须承认。无论再好再有能力的人来说我们还是需要别人来成就我们某方面的需求。英文有句经典谚语“无人是孤岛”(No man is an Island),简单又很贴切的形容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给予的需要。如果我们的耳朵可以过滤,我们会发现到我们真正听得到的真心的话其实没有几句。

老师老师,别因为自私,而失去了一群真心的同事。

在思考并用佛法来审查自己发现到的问题时,自己发现到以上三个问题其实跟“六和敬”的内容不谋而合。六和敬即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没有相处的共识,与“见和同解”及“戒和同修”的内容相近;没有坦白直言的善巧的内容与“身和同住”及“口和无诤”的相近;没有真心的出发点即是与“意和同悦”及“利和同均”的内容相近。佛陀之所以制定这六条戒律,是因为“六和敬”是团体共修的基本守則,无论是出家团体,或是在家团体,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六和敬其实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共识,也是一种法则。是佛教徒非佛教徒都会有效,因为佛陀是针对“人”而言,非特定的信徒而言。是的,佛陀早已看透是非,并找到对治是非并不让它升起的方法。为何我们不能见贤思齐?

但是,你又会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我认为这是很偏激的说法。如果人人用这种观念生存,当然我们就会制造这样的环境与气氛。以佛教而言,这就是一种共业,简单而言就是大家所作所为互相产生的一个结果。可是,如果每一个人都会为了对方着想而学会利人利己的方式,那我们真的又会遭受“天诛地灭”吗?答案是:肯定不会的。当然,这成功是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的前提下。如果我们真的用心活出这种环境,这跟我们所谓的净土有何分别?

是非是非,谁是谁非,实在难辨!随之逐流的是凡夫,明辨沉默的是智者。前者继续的造业,后者则让一切停留于耳边,不染心中清净的水与月。所以弟子规有言:“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谈”,不关己的事,我们还是沉默不谈。这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是与非,是和谐相处的导火线;六和敬,则是一具灭火器。”虽然相处这门学问真的不容易,但我坚信要活在真善美的教育环境,我愿意学习并奉行。

愿您也如此。



祥。稿于如楼
。听是非有感。

【幸福的味道】


现在市场上卖的书许多都用着“幸福”的字眼为标题,让追求着幸福的读者见到“幸福”两个字时总会多留意几眼。市场上出现那么多类似的书,是否反映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还是我们对何谓的幸福越来越模糊?到底幸福的定义又是什么?幸福,真的那么要遥不可及吗?

无论是谁,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幸福。看了以下这则简单的故事,我想你就明白了。这故事的题目叫“”:



有一个人生前很善良,很热心帮人。所以他死后上天堂变作了天使,做了天使之后,他还经常来凡间帮人,因为他很想亲身感受到幸福的味道。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很沮丧且苦恼的农夫。

农夫告诉他说:“我家的那头牛刚刚死了,没有它帮我耕田,我怎么下田工作?”于是天使就赐了一只很健壮的牛给他,农夫很开心。

天使从她身上感觉到幸福的味道。

第二天天使遇到一位男人,那个男人的样子很沮丧。他跟天使说:“我的钱全被人骗光了,现在没有钱回家乡。”于是天使就赐了一笔钱给他上路,男人很高兴。

天使在他身上感觉到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天,天使遇到一位诗人,这个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而且很有钱。还有,他太太又漂亮又温柔,但是这个诗人看起来并不开心。天使就问这个诗人: “看来你并不快乐,我可以帮你!”。

诗人就说:“我什么都有,但只欠缺一样东西,你可不可以给我?”

天使说:“可以,当然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诗人说:“我想要的是。。。幸福。”

这次真的难道天使了。

他想了一会儿,“嗯,我明白了。”


于是他就把诗人所有的全部都带走,拿走他的才华,毁了他的容貌,还有他太太的性命。他做了这些事之后他就走了。


一个月之后,天使会来看这个诗人,当时他就快而死了,衣衫褴褛在地上挣扎。于是天使把它曾经拥有的还给他。然后他又走了。

又过了半个月,天使再回来看诗人。这次他很开心的牵着太太的手,不断的感谢天使。因为这次他终于感受到幸福的味道了。

。。。。。。。。。。。。。。。。

是的,为什么往往我们都要等到失去后的那一刻,才懂得珍惜呢?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爱回望过去,遗憾这个、可惜那个。对那些曾经拥有的觉得如此珍贵,但我们现在拥有的,不也会成为过去,又代替那一个被认为珍贵的角色吗?

能看清这一点,我想此刻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是快乐的。要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因缘,更要明白变化的法则,我们就不会抓着不放,在回忆里断了线的风筝就不必再耿耿于怀,一直想找回。享受于放风筝时的快乐,不就是幸福了吗?

幸福,其实早就在我们眼前。工作累了,我们有一张床让我们舒服的睡觉;肚子饿了,眼前有一叠热腾腾的食物让我们吃;需要帮助的时候,身旁总是有一些朋友给予协助。这不就是幸福吗?

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定义,幸福与否就在乎我们自己的看法


你,感受到幸福的味道了吗?


《梦》

 
醒时分,梦见了自己终于毕业回家了,告诉妈妈时间过得真的很快,才一眨眼就这么一个五年半了。那种感受就像“才出去,就回来”。梦里的心情有些感叹时间的仓促,时间流逝的真快。

真正导致我感叹的,其实是学习的收获。这五年半来的师训生涯的确给了我不少宝贵的回忆。在那里我学会了许多教学上的知识、技巧、理念,更让我看见了这行业的可贵之处-育人。

然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接触到难得的佛法,更与许多人借了善缘。最美丽的际遇,莫过于遇见许多善知识的引导,让自己更认识佛法、深入佛法乃至于体会佛法。以佛教而言,这是过去世累积善业的果报成熟,成为今生的福报啊!那些听经闻法的日子虽然不多、但还有许多参与并筹办佛学营的快乐时光真的在梦中被遗忘了吗?

为何梦中的感觉像是在否定这一切美丽的回忆?想着想着,在怀疑潜意识是否发出错误的讯息?还是记忆档案太多而还没找到有关档案?

潜意识往往是对的,那即是说我没真正有意义并快乐的度过这不年半的时光?左右脑寻找着许多回忆与理由,试图说服潜意识,像是两位律师在辩论。而法官就是我,所以自己对判决的决定要很清明。

我知道,发这场梦的源由在于昨晚读了关于即将来临的毕业典礼电邮。也许是即将戴上四方帽,却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去戴所致吧?纵然自己在这五年半中的确努力过了。这场梦,让我体会时间的仓促,回到这现实却由被译为另一场梦的人生,我的确要好好的规划及度过这个人生,否则下一场类似的梦可能又会出现了。

有心理专家在分析梦境时,说必须要抛开人为因素。他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往熟睡的人眼前喷雾,一分钟后把其叫醒,醒后所有的人都说梦见下大雨或掉进大海里等与水有关的梦境。而如果活动熟睡者的腿时,其梦境大多与运动有关,有的人梦到被人追赶却跑不动,有的人会梦到掉进深渊里。这两个实验都说明梦境与睡眠时的环境有关。

每发一场梦,总会引发一场深思。但却又别太在意梦里头的一切,毕竟它只不过是一场梦,它只不过是梦境与睡眠时的环境有关。梦如泡影,一闪即逝。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它,找出积极的讯息,继续的改进自己,这才是梦要带出的讯息,才不会对不起我们自己。

【别忘了遗留在20岁青春岁月里的梦想】



若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么我已经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在走向三分之二的阶段,是个怀梦奔驰的阶段。是否,在往更高的第三阶段走前一步时,会忘记了二十岁的梦想?再过二十年自己就会知道。


所以很喜欢以下的这则《人生阶梯》故事。。。

..........................................................................................................................................................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


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


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


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


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 年。


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
 
........................................................................................................................................
 
如果你还是跟我一样都处于二十楼,别忘了背包里装了些什么。


走吧!我们一起往更高的一层楼去!

.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熱門文章

祥自在去

随缘自在

不担忧未来,不期盼未来,乃至不为未来安排太多 或定下大计划,
因缘如何运作,就如何随顺吧. . .